您的位置: 主页 > 护理院新闻 > 院内新闻 >

依托医院优势 搭建“医养融合”平台 西安新城区爱心护理创新社会养老模式

发布时间:2018-10-19 作者:西安市新城区爱心护理院
      我国现在有老年(60岁以上)人口2.3亿!而到本世纪末,这一数字将增长到5亿,超过美国人口总数。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健康养老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成为百姓最为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部署要求。围绕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推进社会养老工作,不少地方开始探索智慧养老模式,以满足老龄社会的养老需求。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爱心护理院和西安马应龙肛肠医院在马应龙药的业集团的全力支持下也在努力实践创新一个全新的养老模式,并初见成效。

一、发挥资源优势,提供多元化医疗康复和临终关怀服务

  一是利用西安马应龙肛肠医院的医护人员,检查设备,专家技术等资源。在护理院设置老年科,配备了科主任和护士长,设置了医生办公室和护士站,配备专职医师6名、护士6名,以及2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内科专家专职为老人服务。同时成立由内、外、妇科专家组成的会诊小组,随时为老人提供会诊服务。二是规范化管理老人医疗工作。老人入院前先进行健康评估,建立健康档案。入院后,每天早晚两次查房、两次测量体温和血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出现健康问题需要转入“住院治疗模式”的老人及时转入医院相关科室进行对症治疗。护理院还与省老年医院(省第二人民医院)等三级医院建立了医联体合作关系,对需要转院治疗的老人通过绿色通道及时转院治疗。


 三是开展适宜特色中医治疗和康复训练。利用中医针灸、推拿、艾灸、拔罐、刮痧等方法,开展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延续治疗和护理。护理院购置了一批老人专用康复器材,对偏瘫、残疾、肢体功能障碍老人进行康复训练。去年7月底爱心护理院正式运营以来, 80多名老人通过中医治疗和康复训练,健康状况不同程度得到改善。其中长期卧床的1名患有帕金森病的老人和6名中风老人,已经能够下床行走。四是开设临终关怀服务。为临终关怀老人提供单独房间,营造安静私密的空间,采取对症舒缓治疗、减少痛苦,使其有尊严的走完人生最后一程。一年多来,收治近140多名临终关怀老人,其中32人安然离世。

二、发挥管理规范优势,为老年人提供高标准的养护服务

  一是注重宣传教育,营造敬老氛围。利用交接班、开会、培训等多种形式经常在员工中开展尊老敬老教育,悬挂尊老敬老宣传标语和牌匾,形成浓厚的敬老氛围,使医护员工自觉做到以服务老人为荣,帮助老人为乐,爱岗敬业,勤奋工作。

     二是完善硬件设施,提供舒适环境。房间统一配备医用床、家电、宽带、空调、暖气、淋浴、呼叫和监控系统、智能冲洗马桶等生活设施。楼内设有爱心配餐室、活动室、走廊扶手、电梯等,为老人提供安全方便的生活条件。三是进行规范管理,提供满意服务。制定了一系列制度,特别是为老人服务方面,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流程,规定了从老人起床到晚间休息全天每个时段的服务内容,建立了严格的监管措施,保证落实到位,有效保障和提升了服务质量、服务水平。

三、发挥信息平台优势,向社区和居家养老延伸医疗服务

  一是建立“三三联动”信息服务平台。以大数据和互联网+理念创新服务模式,投资30万元创新搭建了马应龙医养云“三三联动”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形成护理院、社区养老中心和需求老人三方,以及民政部门、老人亲属、护理院三方构成的“三三联动”机制,一方面通过养老大数据,为政府相关工作提供信息支持;一方面通过多方实时视频,方便、快捷、可视、精准的为老人及家属提供服务,便于政府监管;同时,通过智能可穿戴设备,自动、准确、及时提供老人血压、心跳、血糖等健康体征数据,为老人健康提供实时监测和预警。


      二是推动医疗服务向社区养老延伸。与新城区康乐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合作,由护理院为康乐中心五个养老站提供医疗服务,护理院定期上门巡诊,通过“三三联动”视频系统为康复中心入住老人提供咨询、远程会诊、网上医生服务,并做到随叫随到。对需要住院治疗的老人,由护理院接送住院,治疗调整好后再送到康乐养老中心,解决了社区养老看病难的问题。三是推进医疗服务向居家养老延伸。组建家庭医师团队,与解放门街道尚平社区50多名老人签订了家庭医师协议,为其提供居家养老医疗服务。同时着手筹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提供日间照料、中医康复治疗、老人文化娱乐等服务,并引入“三三联动”智能养老机制。


      近年来,爱心护理院作为新城区推进社会养老、医养结合方面的积极尝试和改革创新,受到各级领导支持鼓励,国家民政部、省市民政和卫计部门领导先后多次莅临调研指导。2017年底,新城区爱心护理院被省卫计委确定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基地
 



点击进入【临终专题】